<nav id="icgga"></nav>
  • 歡迎您的光臨!今天是
    您現在的位置:氣功網 >> 氣功心法 >> 現代功法 >>

    李小龍寸拳訓練

    瀏覽次數: 日期:2012-11-18 11:26

    按:截拳道中的寸拳技術是李小龍宗師在吸收詠春拳寸拳秘傳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此文整理的即為寸拳訓練方法。

    寸拳的一個“寸”字大家就會明白是一種短距離的爆發重拳,怎么樣才能具備寸拳威力呢?就是要自身具備內外合一的功力加上正確的寸拳發力技術,下面我將分三個步驟講解寸拳練法。

    一、功力訓練:分外力訓練和內力訓練。

    1、外力訓練:可采用杠鈴、啞鈴、拉力器、臂力器等器具練力及俯臥撐、深蹲跳等徒手練力,在這里我僅介紹幾種既簡單又實用的啞鈴練力,其它一些練力方法,可參考別的教材或書刊。

    (1)擴胸運動:雙腳分開同肩寬而立,雙手握啞鈴于胸前直臂做擴胸運動,擴胸時(手分開)鼻吸氣,還原時鼻呼氣,20次/組做3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發展胸大肌力量,同時對發展三角肌、背闊肌有作用。

    (2)曲小臂運動:端坐于凳子上,一手握啞鈴,肘部放置于膝上,另一手按置肘窩貼緊膝部,而后做手握啞鈴上下曲伸練習,曲肘時吸氣、伸肘時呼氣,30次/組做3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發展小臂肌力,同時對指抓力、大臂力亦有效果。

    (3)俯身側平舉運動:上身向前俯約90°左右,雙手握啞鈴同肩側平舉成一線,而后還原成雙手握啞鈴朝地面方向,平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20次/組做3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發展背肌等。

    (4)負鈴仰臥起坐:雙手握啞鈴于腦后,身體仰臥于板凳上,做仰臥起坐動作,起時呼氣動作快,臥時吸氣動作慢,30次/組做3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發腹肌力及腰力。

    (5)負鈴深蹲:雙手握啞鈴至肩部,做上下起蹲動作,蹲時吸氣將啞鈴回收肩部,起時呼氣,同時將啞鈴直臂舉起,30次/組,3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發展全身各部位功力。

    (6)握鈴快速沖拳:雙手握啞鈴于胸前,快速向前做沖拳動作,出拳時噴氣,力竭而止,30次/組做3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增強出拳的爆發力。

    做完上述動作后應深呼吸,拍打按摩全身進行放松。

    注意事項:

    ①呼吸:用力時吸氣,放松時呼(噴)氣,切記這很重要。

    ②放松:不管是訓練時還是訓練后,均要放松肌肉。絕對閉免練僵肌肉,尤其是練完力量后要迅速放松,方法有“拍打、按摩、熱水浴、意念放松(可參照大成拳樁功意念放松)。

    ③要量力而行,有條件平時多加強營養。

    2、內力訓練

    所謂內力就是通過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勢所培養出來的武術內勁,作用是培訓充實流動的內在能量,形成“意、氣、力”合一的強大內勁,至于內力理論方面本人在此就不多說,朋友們可參考其它教材,本人在此只想說一些實際的東西,以便讓學者迅速的、簡單地登堂入室,筆者根據經驗介紹二種方法。

    (1)站樁:

    習者雙腳分開一肩半寬而立,雙腳趾似抓非抓大地、足心含空、膝曲(不超過腳尖),臂部似后坐一高凳、重心穩固上身正直、涵胸拔背收腹,頭正目直,頭頂似被小線上掉,而后抬起雙臂曲肘環抱于胸前、手心向內、十指相對、做到沉肩墜肘、十指間距為一拳,手心距胸約一尺遠,十指自然分開似曲似直,做上述姿勢要求全身放松,而后意想雙手環抱一大樹,雙臂內側、胸腹、兩腿內側皆與樹似觸非觸。

    要求:姿勢保持穩固,心平氣和,呼吸自然,平心靜氣,全身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目視前方,排除雜念。

    (2)俯臥樁:站樁完畢后既可進行俯臥樁練習,姿勢同俯臥撐式要求雙腳跟并攏,腳尖觸地,雙拳撐地開立與肩同寬,從后腦到腳跟成一線,全身挺身,動作:身體慢慢下俯至胸幾乎貼地,全身仍然保持一線,下俯同時吸氣入丹田,而后身體慢慢撐起,同時呼氣,意想丹田氣經雙肩至雙肘至拳面,在身體上撐雙肘近乎伸直時,突然加速伸直雙肘,同時噴氣并意想氣達拳面,同時意想雙拳下各墊一磚塊氣到時磚塊即被我內氣擊碎,如此反復練20次/組,力竭而止。

    上一篇:丹家火龍功

    下一篇:紅砂手采氣功

    所屬類別: 信息之窗

    該資訊的關鍵詞為:

    ===返回文章目錄===

    熟女 av
    <nav id="icgga"></nav>